7月17日午后,G3296次列车刚从上海虹桥站驶出。4号车厢内突然响起一声惊惶的呼救:“有没有医生?快救救孩子!”——这一嗓子划破了车厢里原有的平静。
乘务员田冰冰闻声疾奔。赶到时,眼前一幕令人揪心:一个孩子小脸憋得通红,嘴唇泛出异样色泽,身体无助地扭动,喉咙里发出“嗬嗬”的艰难气音。惊恐的家长声音发颤:“孩子被糖卡住了!”
田冰冰没有丝毫犹豫。她迅速站到孩子身后,双臂环抱住孩子的上腹部,一手握拳、另一手紧扣其上,随即果断发力向上向内冲击——海姆立克急救法瞬间启动!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被压缩凝固。一秒、两秒、三秒……仅仅17秒后,随着一声呛咳,一枚硬糖从孩子口中吐出!孩子的呼吸渐渐平稳,脸上骇人的红紫也迅速消退。整个车厢爆发出如释重负的掌声与赞叹。
17秒,是惊魂一刻的长度,也是生命重新跃动的刻度。
展开剩余54%这并非孤立的幸运。田冰冰的冷静与精准,源于铁路部门对乘务员群体严苛而常态化的应急培训。面对异物卡喉这类急症,每一秒都是生死时速。错误的应对或片刻的犹豫,足以让希望彻底熄灭。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此类危急时刻的关键盾牌:
站位:立刻站到窒息者身后,使其稍向前倾。 手势:一手握拳,拇指侧紧贴其腹部(肚脐上方两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 发力:快速、有力地向内上方冲击腹部,仿佛要将人抱起。持续冲击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失去反应。需牢记:对1岁以下婴儿,务必采用背部拍击与胸部按压组合法,而非成人腹部冲击法。
这场惊心动魄的营救,映照着一个沉重现实:气道异物梗阻已成儿童意外死亡的重要推手。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气道异物梗阻死亡的儿童近3000名——平均每天,有8个家庭被夺走欢笑。
田冰冰的17秒,是专业之光在平凡岗位上迸发。它郑重提示我们:掌握急救知识绝非医护专属,而是公民责任的延伸。每一次有效培训的普及,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瞬间,让生命免于坠入无法挽回的深渊。
这场生命救援给我们双重启示:既展现了中国高铁的应急能力,更警示我们——意外永远在准备偷袭毫无防备的人。建议每个家庭至少两人掌握急救技能,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谁会需要成为别人的田冰冰。
生死竞速的赛场从不预告开赛时间,但专业与知识,永远是抵御无常最坚硬的盾牌。
发布于:山东省正规网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