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下称《报告》),中国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0位,首次跻身全球前十,稳居36个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之首,2013年以来累计上升25位,显示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
《报告》显示,中国在创新产出方面2025年排名第5位,较2024年上升2位;创新投入排名全球第19位,较2024年上升4位。在分收入组的排名中,中国作为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我国在诸多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包括多项知识产权相关细分指标位居全球第一,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产业集群发展情况、企业供资研发总支出(GERD)占比等相关细分指标方面排名全球第二。
我国创新集群数量排名全球第一,连续四年领先。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超越东京—横滨集群,首次跃居全球榜首。北京(第4位)、上海—苏州(第6位)集群位居前十,这些集群是全球专利申请、科技创新及创业投资的热点区域,在高科技出口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持续加强,特别是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绿色技术等战略性行业。
然而与中国优异表现相比,全球创新增速正在放缓。全球研发支出预计在2024年增长2.9%,低于2023年4.4%的增长率,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国际专利申请在2024年同比增长了0.5%,仍远低于过去十年录得的2.5%的年均增长率,中国则继续保持最大申请者的地位,增长接近1%,占2024年全球申请量的四分之一。
报告认为,各经济体的表现显示出,创新生态系统需要通过深思熟虑的政策、有意义的投资和跨部门协作来获得支持和培育。中国创新成绩来源于将创新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国家工程。通过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整合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创新成为全国持续投入的事业。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达2497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中国的成绩还来自于市场创新的澎湃动力。在我国推动市场资源转向实体经济与技术创新后,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涌向各类新兴产业并参与技术变革,竞争性投资新技术并推动技术加速迭代。《报告》指出,2024年,纳入统计的全球1510家企业研发支出达到约1.3万亿美元,这是自2010年以来企业研发支出年名义增长最慢的一年。但是中国企业研发投入高速增长。2024年,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占上榜企业比重为26.2%,比亚迪(34.4%)、东方盛虹(23.9%)、美的集团(11.3%)、腾讯(10.3%)等都有十个百分点以上的研发投入增长。
放眼全球,中国创新成就显著来自于在新兴产业领域的优势地位与超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市场,包括机器人、电动汽车、高速铁路等领域的投资与回报。可以看出,中国科技创新快速增长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的结果。凭借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企业间竞争加速技术迭代进化,中国在电动化、智能产业与创新药等领域构筑全球优势。未来,随着技术积累、创新加速以及技术扩散等,中国企业有望全面提升产业效率与技术优势,并在各个创新指标与技术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正规网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